其实这部片子刚一上映的时候米粒妈就想推荐给大家来着,但奈何它更新太慢,等更新的滋味简直是度日如年。
米粒妈一个人煎熬就罢了,舍不得让姐妹们忍受这种“相思之苦”。
好在最近它终于更新完了,米粒妈赶紧第一时间来给大家分享!观看地址米粒妈给大家放在文末,看完文章千万记得领取哦!信我的,入股不亏!
8集的剧情,有“圆”有“缺”、有“纳”有“拒”、有“是”有“非”、有“破”有“立”, 用这四组反义词勾勒出了八幅人生图景,处理得很高级。
第一个故事是“圆”,但这并不是游子回乡的团圆,而是孩子被拐走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之后,一个迟来的团圆。
18年前,4岁的卫卓在自家小餐馆门口被人贩子拐卖。
18年后,22岁的卫卓终于被找了回来,和父母家人团聚。
同为母亲,我压根不敢想象这18年,占绪莲是如何度过的。
孩子刚丢那会儿,全家的天都塌了。占绪莲和丈夫会陷入无尽的争吵中,每天以泪洗面,睁开眼就会想到儿子走失的那一天,小小的他站在店门口,拿着一杯豆浆,就那样消失了。
做饭时,会担心孩子吃上一口热乎饭了没有;天冷了,会想起孩子添衣服了没有;仿佛家里到处都是小儿子的影子。大儿子在身边也无暇顾及,无尽的悲痛和自责笼罩在这一家人的头上。
卫卓丢了之后,他的奶奶天天沿街收废品,就是为了多问问人找点线索,最终在寻找卫卓的路上遭遇了车祸,不幸去世了。
奶奶出事以后,占绪莲和丈夫才猛然醒悟,要先经营好自己的生活,才有精力继续找孩子。
那家小餐馆他们一直开着,生怕哪天孩子回来了找不到家。也是靠着这家小餐馆,一家人的日子渐渐走上了正轨。
这一等就是18年,当卫卓再次出现在亲生父母眼前时,已经是一个大小伙子了。但父亲走上前,一下子把他横抱了起来,就像抱着当年的那个小男孩。
在团圆之后的第一顿家宴上,母亲坚持要喂儿子吃一口饭,为了这一口饭,她等了18年。
而卫卓在他们看不见的地方,已经悄悄长大,并被烙上了另一个家庭的烙印。
一边是亲生父母,一边是养育了他18年的养父母,卫卓的内心非常犹豫。
但谁对孩子爱得更深,谁才会怕扯痛孩子而先放手。
养父母担心得更多的,是孩子回归亲生父母身边,自己被人说三道四,白帮别人养了孩子,在村子里抬不起头来。
可占绪莲却看到了卫卓的左右为难,她小心翼翼地克制着自己不舍的内心,还是选择让孩子回去。
她满心满眼都是卫卓,却怕让孩子陷入两难,每一句话都在小心试探,最终,她成了那个先放手的人。
短暂的团圆之后,仍旧是长久的分离。
第一集的最后说到,像卫卓这样与亲生父母相认,已经是很好的结局了。
还有很多被拐的孩子接受不了认亲痛苦和舆论选择了结束生命,而有的亲生父母担心自己孩子情绪崩溃无奈选择了放手。
与那些历尽艰辛,终于和家人重逢的孩子不同,“希望之家”的孩子们仍在饱受原生家庭的苦楚。
他们的父母或是离异、重病,又或是家庭暴力不断,根本没有人来管这些孩子。
虽然这些孩子各有各的不幸,但好在还有“梦想之家”。在这里,他们被共同的“老爸”慢慢治愈着。
▲柏剑在读孩子们写给他的信
这位名叫柏剑的男人,就是孩子们口中的“老爸”。
他本是一名体育老师,机缘巧合之下,他开始收养这些被爸妈遗弃的孤儿,有些家里特别穷实在养不起的,也会把孩子送到他这来。
米粒妈说句现实的话,这些孩子与任何一个重视教育的家庭出来的孩子之间,都有一道天然的鸿沟。
但柏剑看得很透彻,对他的孩子们来说,他们要做的并不是去跨越这道鸿沟,而是要找到一个途径,去突破眼下的自己。
柏剑是一名体育老师,他思来想去,只有让孩子们练出成绩,以“体育特长生”的身份,才有机会考上好大学,为自己挣得一个好出路。
的确,练体育也是最适合这些“穷孩子”们的,一双跑鞋,一顿饱饭,就可以出发了。
有时严厉有时鼓励,柏老师总是想方设法地帮助孩子们提高成绩。带着她们去参加大赛积累经验,找到不足和差距。
在“梦想之家”跟着柏剑生活的孩子,多多少少都会有些心理创伤。但跑步不仅能让孩子们强身健体、取得成绩,还能排遣他们的内心的积郁。
米粒妈印象很深的是一个叫做小金子的男孩,他年纪虽然小,说话却非常有哲理,他的思想有着超乎年纪的成熟。
他5岁的时候,父亲脑溢血,妈妈丢下他和哥哥远走他乡,从此杳无音讯。
于是柏剑对这个倔强的小男孩说,“不要去恨,恨是双刃剑,恨妈妈的同时,自己心里也会难受。”
当有女孩懈怠、力不从心的时候,他会故意激她说,“你的人生也有捷径,找个人嫁了,一辈子也能有口饭吃,但你想过那样的生活吗?”
然后再来一句强心剂,“家族的命运会从你身上改变!”
柏剑老师就这样一点一点帮孩子们解着心结,他不仅在学习和训练上操心,也在不断教会孩子们人生道理。
当然,孩子们也用百分百地感情回应着“老爸”的付出,师生间的互动看得米粒妈是又笑又哭,真的很感人!
这些年柏剑一共带过120多个孩子,其中有一半以上都考进了大学,有的成了武警战士,有的在中科院当助理,还有的成了银行的行长,他们都改变了命运。
在一圈一圈的跑道中,孩子们的人生正在逐渐被治愈,在一点一点的加速中,他们奔向自己的未来。
有人把柏剑比作男版的“张桂梅”(张校长的故事看这里《看了张桂梅被搀扶着扶上领奖台,我特别想告诉你们这些事!》),他拯救了深陷泥淖的孩子,用爱教化他们,奉献半生,带着他们跑出了自己的人生。
虽然在某些层面上,这群孩子是不幸的,但他们又足够幸运,遇到了“老爸”,第二次拥有了家的感觉,也收获了一辈子都会闪闪发亮的童年回忆。
米粒妈觉得这两集的立意和命题尤其妙,两个故事就像一轮明月更替,团圆的背后是两个残缺的家庭,而亏缺的童年却有人用心圆满,整部纪录片的镜头语言和意境都很耐人寻味。
第八集中,有一个叫做李婷的姑娘也让我印象深刻。
这一集的主题叫做“立”,对李婷来说,这是让她在城市中立住脚的意思。
李婷也是一样,没有学历,没有技术,只能去做一些最基础的岗位,比如帮人打单子,把各种各样的螺丝零件登记到系统里面,同样的动作日复一日地做上千百遍,枯燥乏味。
那时她最羡慕的,就是坐在隔壁办公室里的白领,每天光鲜亮丽地工作八小时,准时收工。虽然办公室和车间只有几步之遥,却好像隔着万水千山。
于是她报班、深造,重新念书。李婷在学校收获的不仅仅是技能上的提升,读书给了她更多自信。
有时她会照照镜子,说人还是要读书,读书多了人都会靓几分。
故事的最后,李婷还是回到了工厂,不同的是,她不再拧螺丝了,螺丝也不再拧她。
车间和办公室之间隔着的一扇门,她足足用了三年才推开。
但她始终都明白,“生活不是电影,麻雀不能一下变凤凰,但我知道我是要翻身的。一辈子这么长,就算创业一路行不通,那还有创业二路,创业三路。”
看这部片的时候,米粒妈感觉就像一颗洋葱在眼前被切开,生活的琐碎和辛辣会让你止不住的流泪,但看到片中记录的人们那样用力地向前奔跑,这份辛辣中又掺杂了很多感动。
也许人生第一次的很多选择不尽完美、甚至带来了伤害,但他们鼓足勇气,为自己的人生重新选择一次,这种旺盛、向上的生命力真的让人动容。
也许有时候我们会懊悔,如果当初做了其他的选择,今天会不会有不一样的结果,但人生并不是非黑即白的选择题,而是一场马拉松。
不到终点,没有输赢。只要拥有一颗终身学习、不向命运屈服的心,未来的我们一定会比现在更优秀。
个人简介:@米粒妈频道(欢迎关注),米粒妈,美国海归,海淀家长,当当新书总榜第一名《影响孩子一生的亲子英文书》作者。专注于学习干货、教育经验分享,5-12岁孩子的教育和升学,英文、数学、科学启蒙,以及全世界的新奇好物推荐,欢迎关注!(0~5岁宝妈请关注:@米粒妈爱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