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部片子中,导演迈克尔·艾普特通过对英国14个不同阶层、不同地域的孩子多年进行跟踪拍摄,每七年一次回访,到如今已经追踪到了孩子们56岁。通过这些孩子最终取得的成就,所处的阶层,艾普特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决定一个孩子最终能到达什么高度,获得什么成就的,并不是他的后天努力,而是他出生在哪个阶层,来自什么样的家庭。”
这一研究结果,令很多人备受打击,因为这样一来,就否定了后天努力的作用,告诉我们,无论你再怎么努力,也没有用。从你出生那刻起,你的人生就已经注定了。
后来,又有多个国家也陆续拍出了他们自己的《人生七年》版本,但研究结果都大同小异,出身环境和阶层最终决定一个孩子以后的发展。
不过,话虽如此,大多数努力上进的人们,还是一刻不停地不断通过自身努力,去改变自己的命运,即使很多研究认为那没多大用。
2010年,美国学者安妮特·拉鲁,通过对不同社会阶层孩子多年来孜孜不倦的实际跟踪调查研究,写出了一本书《不平等的童年》,这本书,非常类似于书籍版的《人生七年》。
虽然书中也秉持“阶层出身论”,但更为可贵的是,安妮特也在尽力总结处于社会中上层的中产阶级,在教育孩子方面,不同于贫困阶层的教育方式,以期对其它父母有借鉴意义。
在《不平等的童年》这本书中,安妮特通过对美国中产阶级和贫困阶层不同教育方式的持续追踪研究,告诉我们为何中产阶级的孩子最终大部分都会比贫困阶层在阶层上,生存能力上,要更具优势。
在多年与研究对象同吃同住的实地调查研究过程中,安妮特总结出中产阶级教育孩子的三种普遍方式。
正是这些教育方式,最终使得中产阶级的孩子,在未来竞争中,在人际交往方面,在利用社会资源的能力等方面,远远超过贫困阶层的孩子。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安妮特总结出的中产阶级最常用的优质教育方式分别是哪三种。
一、给孩子安排丰富的课外活动并协同孩子完成
《不平的的童年》中提到,中产阶级的父母,由于更有钱和有闲,会在每周给孩子安排至少四次类似弹钢琴、踢足球等这类的课外培训活动,并亲自陪孩子去参加这些活动。
这些有组织的课外活动支配着多数中产阶级孩子的生活。
“这种优越感在教育机构的场景里扮演着尤其重要的角色,中产阶级孩子在这个环境场景里学习对成年人提出质疑并以相对平等的身份和成年人讲话。”
而积极陪同孩子完成的中产阶级父母,则参与了一个协作培养的过程。
而贫困阶层的孩子,由于父母经济拮据,工作时间又很紧张,所以基本没有条件给孩子安排这些活动,更没有时间陪孩子一起完成这些活动。
贫困阶层的孩子,比中产阶级的孩子更多玩耍时间,也更多自由时间。
作者认为,虽然贫困阶层的孩子更加自由,但从长远来看,还是中产阶级孩子那样,不断参加各类有组织的社会活动,更有助于发展和培养孩子未来适应社会的能力。
在《不平等的童年》中有这样一段话:
“家长和孩子之间讨论问题是中产阶级抚养孩子的一个重要特征。像很多中产阶级的家长一样,威廉斯女士和她的丈夫认为他们自己是在“发展”亚历山大的能力,在以一种协作的方式培养他的才干。”
跟孩子交谈,是中产阶级教育孩子的一种常用方式。
此外,中产阶级还更喜欢用讲道理的方式和孩子沟通。
中产阶级家庭中的谈话交流要远多于贫困家庭。而谈话交流导致中产阶级的孩子能更好地发展出敏捷的口头表达能力、拥有更大的词汇量、在有权威的人面前更安适自如及对抽象概念更加熟悉。
相反,在贫困阶层家庭里,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界限非常清晰,一般都是父母下达指令,要求孩子去做什么,而不是像中产阶级那样去引导孩子。
而这一点,也导致了中产阶级孩子和贫困阶层孩子在未来适应社会的不同。很明显,中产阶级这样靠父母协同养育的孩子的方式,更有利于孩子未来发展出更强的适应能力。
在《不平等的童年》中提到,中产阶级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常常教孩子通过协商而不是武力来解决问题。
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中产阶级的孩子更自信,更平和,更擅长和人打交道。
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学会了向专业人士提出各种要求,并成功地学会了让各种规则为自己所用。
相反,贫困阶层的孩子遇到冲突则喜欢“拳脚相向”,如果他们对学校的某些规定不满,则喜欢用对抗或者用置之不理的方式来解决。
而贫困阶层的父母,常常在教育女儿时告诉她们,对纠缠你的人要“拳脚相向”,还有很多父母,则为孩子在学校殴打了别的孩子而感到教育。
基于这样的教育方式,社交生活中,贫困阶层的孩子常常感到局促,并且不太会主动让各种规则为自己服务。
虽然说,孩子出生的阶层和地域,会对一个孩子的未来人生,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但是,父母的素养、见识、养育孩子的方式,对孩子的发展而言,同样重要。
就像那句话说的:家长掌握着孩子的命运。家长教育理念上的“一念之差”,可以让孩子的命运“千差万别”。
从这个角度来说,多数父母都握着孩子未来走向的主动权。
养育孩子中,不断进行自我教育,通过让自己不断变得更优秀来影响孩子,无疑是父母鸡娃的一种更积极,更有效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