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对“症”治疗,“学渣”就有改善成为“学霸”的可能?近日,封面新闻记者发现,“学习困难”被不少医院开设成为门诊,引来无数家长上门“求医”。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学习困难”门诊号源紧张到上了热搜,该门诊于2020年9月开设,近两年来已接诊和帮助了1500多名孩子。
封面新闻记者查询该门诊挂号页面发现,该院“学习困难”门诊每周四下午13:30开放,挂号费为25元,目前放出的最晚可预约日期8月25日的号源已约满,其热度可见一斑。
封面新闻记者咨询了著名心理咨询师霍体清,他介绍,现阶段学生的心理咨询主要集中在厌学、休学方面。“像偏科、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涣散、磨蹭拖拉这类学习障碍,被学界通常称为条件性厌学情绪,这是由过去的不良经历导致焦虑情绪在大脑中形成条件反射,只要学习就焦虑。”
“每个班会遇到三四个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自觉性差,作业拖拉,老师也较严厉地批评教育,或鼓励教育,但作用不大。”成都某公立小学老师向记者表示,“长此以往,就导致学生在学习上无法取得成就感,对学习失去兴趣,进而在学习上越来越困难。”
霍体清坦言,此类现象越来越幼龄化,从小学到大学各阶段都有,且越来越多。“其本质还是家长在生活上对孩子没有底线的溺爱,导致孩子的责任心、吃苦精神等意志品质不够好;在学习上又对孩子不择手段的打击,没有把积极情绪和孩子的学习建立良好的联系。”
“学习困难”门诊火热的背后,诊断的效果如何,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在某社交平台上,有网友发帖称,“挺好的,应对市场需求之举,会有一些效果,但也不要抱太大希望。”另一位网友直接点明:“没问题都搞出问题,再提出治疗方法,然后自成一派体系,最后堂而皇之地告诉大家,这是病,得治。”
市民田先生向封面新闻记者爆料,其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在学校好动,学习静不下心,甚至打扰同学学习。出于对儿子的担忧,他带着孩子来到了成都一儿童医院问诊。
“医生在诊断过程中,问了一下我孩子的情况,做了一些简单的测试和游戏,最后诊断我孩子有多动症。”田先生说,针对儿子的情况,医生还开了一些口服药,但碍于药物带来的副作用,他不会让孩子服用。
在采访过程中,田先生告诉记者,孩子班里好几个同学家长都曾把孩子带去“诊断”过,“基本上一去,医生就说是多动症。”
“现在大部分医院下结论都太草率了,事实上这些情况都和情绪有关。”著名心理咨询师霍体清表示,孩子一学习就焦虑,实际上是条件反射,并非所谓多动症、抑郁症。
针对药物的调整方式,他认为,短期内降低焦虑的效果明显,但长期看来并不可取。“如果不及时从认知和动机等层面将想法进行根本性扭转,焦虑会源源不断的出现,本质上还是治标不治本,而且长期服用药物对肝肾也有一定的影响。”
霍体清坦言,在他接触到有条件性厌学情绪的学生案例中,确实有部分孩子在通过积极的情绪培养后有所改善,但前提是要正确分辨和看待孩子“学习困难”的原因。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吴佳芮向封面新闻记者表示,基于社会结构性的焦虑,相关“门诊”的应运而生,无疑为家长提供了重要窗口。
“儿童先天性的特质的确会对其学习产生影响,及时发现相关的现象并合理改善于孩子的成长而言十分重要。”吴佳芮说,”但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健全人格、社会情感能力的发展也不能忽视。在读书这条路之外,家长也可以关注孩子在其他地方是否表现出了兴趣和天赋。”
此外,霍体清也提醒广大家长,“只有看到’大象’的整个结构,才能解释清现在的很多疗法,目前只是处在盲人摸象阶段。”
同时,他也呼吁家长在孩子学习困难的背后,看到孩子的大脑里有一个“一学习就焦虑”的思维模式,并科学引导与陪伴,切勿急乱投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