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
本月早教重点:视觉能力、触觉敏感性
推荐方案:
可以和宝宝面对面,或者利用镜子让宝宝注意自己脸部的变化。
给宝宝做婴儿抚触,对宝宝全身进行爱抚和触摸。
虽然新生儿更多时间在睡觉,但你醒着时你一定要和他"交谈"。
第2个月
本月早教重点:最初的大动作、嗅觉能力
推荐方案:
趴卧练习,每天做两到三次,锻炼宝宝颈部和上臂的肌肉力量
拿香皂或醋给宝宝闻,看他会有什么不同反应。
回应宝宝的"啊啊"、"咕咕",鼓励"交谈"。
享受抚触。
第3个月
本月早教重点:学习翻身,提高视觉、听觉能力
推荐方案:
让宝宝侧卧,用玩具引导他转向仰卧 (注意安全哦)。
制造各种声音,如用摇铃、挤捏塑料玩具,培养宝宝对声音的辨别力。
穿着鲜艳的衣服走来走去,看宝宝如何追踪你。
第4个月
本月早教重点:语言启蒙、手的抓握能力
推荐方案:
假装打电话或讲故事,嘴型可以夸张些。
给宝宝手绢、带柄的玩具玩,增加抓握机会。
让宝宝在敲敲打打中去体会不同的声音和节奏。
给宝宝更多的机会练习趴卧和翻身。
第5个月
本月早教重点:手眼协调能力、语言能力
推荐方案:
多给宝宝用手抓的东西,让他有机会用手了解世界。
用录音机录下宝宝的"话",再放给他听,让他了解"倾听"的概念。
慢慢拉着宝宝的双手让他坐起,或支撑好让宝宝坐一会。
第6个月
本月早教重点: 手部精细动作、语言理解能力
推荐方案:
找一些色彩鲜亮的扣子或豆子,让宝宝抓拿(注意防止误食)。
经常把身边的事物说给宝宝听,鼓励他去看、去摸、去感知。
适当减少抱宝宝的时间,多给他自由活动的机会。
第7个月
本月早教重点:双手协调性、理解物体永恒概念
推荐方案:
鼓励宝宝拍手、双手拿物体对敲,允许宝宝自己拿勺子。
跟宝宝玩"藏猫猫",用手帕把他心爱的玩具盖上再揭开给他看。
开始让宝宝区别一两种颜色,比如从红色开始。
第8个月
本月早教重点:语言能力、爬行动作技能
推荐方案:
多告诉宝宝物品和他身体各部分的名称, 并注意练习他配合手指指向的动作。
在宝宝前方用你自己或玩具引逗他向前,锻炼爬的能力。
鼓励宝宝把一只手里的东西递到另一只手里。
第9个月
本月早教重点:爬行动作、认知能力
推荐方案:
给宝宝更多的机会练习爬行,用家中的玩具或物品为他的路途设置更多变化,他会觉得爬行很快乐。
帮宝宝了解身边事物的因果关系,比如天黑要开灯,天亮要关灯。
第10个月
本月早教重点: 精细动作、模仿能力
推荐方案:
有意识地教他用"简单的手势"表示一些吃、拿、抱、再见等。
跟宝宝一起捡豆子,对玩具进行分类。
宝宝现在最喜欢模仿。在安全的前提下,让宝宝参与你平时做的事。
第11个月
本月早教重点: 大动作技能、辨识力
推荐方案:
如果宝宝喜欢站着,就多给他机会练习,他不喜欢就不要强迫。
有意识地选择不同形状和颜色的食物和玩具,引导宝宝观察理解。
宝宝喜欢把很多东西放在一个容器里,再哗地倒出来。
第12个月
本月早教重点: 精细动作、独立意识
推荐方案:
鼓励宝宝串珠子,给玩具分类。
给宝宝一个玩具娃娃,让你有机会照顾别人。
给宝宝一个安全活动的空间,让他练习站立、弯腰、走。
12个早教误区
1、不准掰手指数数
有些父母、幼儿园老师,教宝宝数数时,看见他们掰着手指头数,就会要求他们放下手,要求心里记。心理学家说,这种教宝宝数数的方法,并不科学。
心理学家认为,2~5岁幼儿的数字概念发展,通常是由口头数数开始,然后是点着实物数,接下来孩子能够推算出总数,最后,才是根据抽象的语言数字拿取相等的实物。
正确做法:
数数时不妨让他们数数手指、衣扣、玩具等等,让他们从具体的东西开始。
2、过分溺爱
有时候,父母的精心呵护反而会“伤”了宝宝。比如,有些父母,总怕宝宝走着会摔倒,会累着,这样一来,宝宝活动量小,协调能力、大肌肉的锻炼都不够,活动能力就特别差。宝宝吃饭、穿衣、收拾玩具,家人总是包办代替,会造成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差。
其实,孩子有着惊人的适应能力。他们需要运动和交流,甚至稍微还要有一点冒险,这样才能充分发掘他们身上的各种潜能。
正确做法:
放开手,让宝宝自己收玩具,自己吃饭、摔倒后自己爬起来,能使宝宝更快乐,更有成就感。
3、过分专制
有的父母认为管教宝宝,就要从小做起,让宝宝绝对服从自己的意志。一切都是家长做主,宝宝没有任何可选择的余地,不听话就会挨批评。日久天长,宝宝就会变得畏畏缩缩,心里总是处于被压制状态,从而局限了宝宝的智力发展,宝宝变得胆小、怕事。
正确做法:
假如宝宝提出的要求合理,尽量尊重宝宝的选择,而不要把成人的思维强加给宝宝。
4、拔苗助长
有的家长对宝宝的智力发展和成长期望值太高,在教育宝宝的过程中操之过急,不遵循宝宝身心发展和智力成长的规律,“拔苗助长”,却往往适得其反,造成宝宝负担过重,难以适应压力而产生消极的心理倾向和行为。
正确做法:
对孩子来说,学就是玩,玩皮球锻炼宝宝的眼、手、脚协调能力,玩积木锻炼宝宝的创造力,玩插片锻炼宝宝的动手、动脑能力。这些能力都有利于今后的知识学习。
5、完全照书本养孩子
许多年轻父母多数以书为标准喂养孩子,有的过分认真地执行书本上的要求,认为这样才是科学的。比如书上说8个月会爬、1岁半会串珠子,如果自家的宝宝不会,就异常着急,以为是宝宝的智力发育有问题。其实,书本上的知识和要求不一定与孩子的实际情况相符。有的可能说话早些,有的可能走路早些,每个宝宝的成长路线都是不一样的。
正确做法:
把书作为参考,一旦觉得宝宝与书上说的哪点不一样时,不要着急,综合考虑宝宝的发展,比如不会爬是不是因为穿得多啦,不会说话是不是因为没给他说话的机会。
6、以孩子为中心
有些父母在吃饭时,有好吃的要先给宝宝,宝宝要爱吃哪样,父母就不能动。这样一来,宝宝觉得只有这样才是正确的,如果哪天父母吃了他爱吃的东西,他会哭闹,而且宝宝会在与小朋友的交往中,也会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只有自己重要。这样的宝宝会变得不懂分享,不懂爱。
正确做法:
把宝宝看成是家庭成员之一,吃东西时,无论父母爱吃与否,也要让宝宝分给每人一份,让宝宝学会分享,懂得关爱。
7、满足孩子的所有愿望
宝宝想要某个玩具,想吃麦当劳,就一定要满足他吗?不一定。无节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会让宝宝觉得一切太顺利,而太容易获得的东西人往往不珍惜,而且从中获得的乐趣也没了。
正确做法:
宝宝想要买某个玩具,可以对他说,假如坚持一周都去幼儿园,妈妈就买给你。要是宝宝想吃麦当劳,可以告诉他生日的时候在这里开生日PARTY。这样让宝宝有一种期待,有一种追求的愿望。但是要注意一定要实现自己的承诺,不能骗宝宝。
8、父母替宝宝道歉
二三岁的宝宝一起玩时,宝宝把别人打哭,这时有些父母会挺身而出,替宝宝道歉。这样一来,宝宝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而且也没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好。他长大后不会自己承担责任。
正确做法:
做错的事情,一定要及时纠正宝宝,因为宝宝不知道哪样做是正确的,哪样做是错误的,正误都需要指引。告诉宝宝打人是不对的,要向人道歉,让他自己承担后果,这样才能让他记住,明白对与错。
9、与出生不久的宝宝说话没必要
父母是孩子学习语言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语言发展有深刻影响。婴儿听觉研究专家发现,婴儿脑内的“听觉地图”大概到1岁左右完成,在此期间,给零岁婴儿输送越多的有意义的声音,越能促进婴儿脑内主管听觉的神经元的敏感性。另外,还有研究表明,婴儿获得的词汇量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母亲对婴儿说话的数量。
正确做法:
当给宝宝穿衣服时,当给宝宝喂奶、换尿布时,要和宝宝说话,尽可能地与孩子多说话,这是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所必不可少的。当到了一定时候宝宝的语言会突然爆发,于是很多话都会说了。
10、你唱红脸我唱白脸
有些父母总是在教育宝宝上不能达成一致,因此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会出现分歧。总是出现妈妈惩罚孩子,爸爸替他说情;或者爸爸对孩子发火,妈妈为孩子辩护。有的父母因为教育宝宝的问题,还会互相指责,长此以往,孩子对父母不尊重,并且孩子产生投机心理,谁护着他就找谁。
正确做法:
作为夫妻双方,在教育宝宝上要一致,私下多沟通,不要当着宝宝的面争吵。当一个人教育宝宝时,即使说的不对,另一方也不要当着宝宝的面指责。
11、父母的冲突不会影响婴儿
大多数爸爸妈妈都知道,夫妻当着学龄期孩子的面吵架是一件令孩子紧张的事。但他们中的许多人并不知道,当着初生婴儿或尚不会说话的婴儿争吵,也会影响到婴幼儿的思想或情绪。
正确做法:
当在宝宝面前时,父母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如果觉得克制不住,索性走出家门,当情绪平静了再回来。不要当着宝宝的面大吵大闹。
12、物质奖励
奖励孩子本质上并不是坏事,但是,必须明智地去选择何时何地用何种奖励。如果孩子做什么事都期望获得物质奖励,那么没有得到物质奖励的时候,孩子就会变得灰心丧气,他们甚至会认为没有物质奖励的事情不值得去做。当幼儿受到多次物质刺激后,就会变得越来越依赖于物质刺激,甚至做一点普通的事也是如此。因此,大家应当慎用物质刺激,而多用精神鼓励的方法,给幼儿以精神上的激励。
正确做法:
当宝宝能按时起床,自己穿衣服时,父母要及时表扬,夸他:“你真棒!”或是亲一亲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