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差六竹管,长芦黄钟涛,短声清微散,舞来随节施,吹去别促缓,苗女共苗男,明月花满山。”苗人从小就开始学跳芦笙舞。它温和娴静,体现着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古老追求;也粗犷豪放,凸显着苗人不屈不挠的坚韧性格。芦笙舞犹如一朵烂漫的山花,映照着古老而本真的苗魂。
苗族芦笙舞,又名“踩芦笙”、“踩歌堂”,因用芦笙为舞蹈伴奏和自吹自舞得名。它流布于贵州、广西、湖南、云南等地的苗、侗、布依、水、仡佬、壮、瑶等民族聚居区,是少数民族最喜爱、分布最广的一种民间舞蹈。至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是珙县罗渡乡苗族的芦笙舞;芦笙舞既是苗家一种自娱式的乐舞,又是广场式的民间舞蹈。芦笙舞姿腿部动作较多,激烈的如同劲歌劲曲,柔情的好似拂水柳丝;旋转的仿佛“鸽子翻翅膀”,大跳的犹如上“刀山”下“火海”;农闲季节,村前寨后,月夕花潮,只要有谁吹奏芦笙,周围的人们就聚集一起,随着那优美动听的旋律浅唱低吟。每当迎新庆喜,逢年过年,清脆悠扬的芦笙曲便在苗寨缭绕,全寨男女老幼都来参加芦笙比赛和芦笙舞会。大家合着芦笙曲的节拍,跳着集体芦笙舞,边唱边跳,尽情狂欢取乐。
苗族人民很早就开始用芦笙舞进行娱乐活动,通过芦笙舞来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记载自己的民族历史、传播生产与生活的知识,并表达苗族人民的愿望和理想。芦笙舞已成为苗族人民思想感情的结晶和精神支柱。在珙县罗渡乡苗族居住区,村村有芦笙,寨寨有场地,个个都能舞,人人都会跳。
珙县罗渡乡苗族古歌与芦笙舞的传人—— 王孝金
六管芦笙
芦笙舞的道具
牛角号
层层叠叠的绿色梯田;满山遍野的野花,山清水秀的珙县罗渡乡苗族村庄留存了千年传承让人叹为观止的芦笙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