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看来,如果父母是个大高个儿,孩子就一定不愁长。就像著名运动员姚明和妻子,都是在人群中非常“瞩目”的大高个。
两人爱情的结晶,女儿姚沁蕾12岁的年纪身高就直逼180CM,让人不得不感叹遗传基因的强大。
俗话说“男高高一个,女高高一窝”。各种身边的例子和俗语似乎都表明,想要孩子是个大高个,在自己高以外,最好还得找个高个子的对象。
看着已经2周岁,还不到80厘米的女儿,梅梅很是焦虑。小区里的其他同月龄的小朋友,个个都比自己的女儿高,有的甚至高半个头,这让当妈的梅梅不得不开始担心:自己的女儿会不会哪里出了问题?
其他宝妈看到梅梅愁眉苦脸的,总是会好心安慰道:“别担心了,你和你老公都不矮,孩子以后不会矮的。”
话虽如此,但是看到别的孩子个头蹿得如此之快,自己的孩子却还没达到标准身高,梅梅始终放心不下。
如果要让广大父母们回答,什么是影响孩子身高最重要的因素?想必大多数人会选择遗传。
的确,身边实在太多例子表明,父母遗传基因对孩子的身高的影响力有多大。
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大高个子的父母就可以“高枕无忧”,而小个子的父母则看不到希望了呢?有关孩子能长高的“真相”也许会刷新父母们的认知。
爸妈是大高个,娃的个头不会太矮?协和专家揭示身高背后的“两大秘密”
专家认为,孩子能长高其实离不开两大“基础”。第一大基础为物质方面的基础,也就是大家通俗理解上面的孩子要吃得“好”。
这个吃得“好”不在于每日让孩子吃“饕餮大餐”,而是要让孩子摄入的营养要更为均衡,全面。
孩子长高的过程就像一座大厦平地起的过程,其中的物质基础就是必不可少的建筑材料。而物质基础中最为重要的两种营养素,就是蛋白质和钙。
对于生长激素,很多父母不甚了解。别看生长激素看不到,摸不着,这“神秘”生长激素,是决定孩子能不能长高的另一大关键的基础。
生长激素其实是由我们大脑的垂体前叶的一种肽类激素。有些孩子由于被确诊了“矮小症”或其他家族遗传病,不得不通过注射生长激素来帮助长高。
既然生长激素是由大脑的垂体前叶分泌,想要孩子长得高,爸爸妈妈们就要了解生长激素分泌的“规律”。
生长激素分泌其实是有着非常强的节律性,在晚上,尤其是孩子进入深度睡眠状态的时候,生长激素进入分泌最为旺盛的阶段。
这“神秘”的生长激素分泌其实存在一个高峰期,大约在夜间的9点到凌晨的1点。除了睡眠,孩子的情绪也会对激素的分泌造成影响。
想要孩子个头蹿得快,这4个方面父母要重点关注
现在很多孩子的个头蹿得非常快,很多初中生的个头都已经超过了自己父母。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现象,孩子们长得高,其实和现如今的物质条件提升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在以前物质并不充裕的年代,孩子只要能吃饱,父母们就已经很欣慰。
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注重孩子一日三餐的搭配,为孩子们长高个提供了非常好的物质基础。物质丰富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
现在的垃圾食品也比以前多了很多,想要孩子长得高,父母们就得提醒孩子,远离这些垃圾食品。
有些孩子是个“夜猫子”,到了晚上12点才迟迟入睡。这种作息规律,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古人们受限于条件,生活得尤为规律。而现代人的夜生活实在是非常丰富,这也难怪孩子们会有越睡越晚的趋势。
不仅孩子们睡得晚,大人们入睡的时间其实也越来越晚。孩子正在长身体的时候,睡得晚无疑是对生长激素的分泌不利。正如前文中提到的,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为夜间的9点至凌晨一点。因此,想要孩子长得高,父母们首先要做好榜样,一起和孩子建立规律的睡眠习惯。
对于孩子来说,想要长高,户外活动必不可少。户外活动不仅可以促进骨骼和肌肉的生长,户外的紫外线光照还能促进孩子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
在维生素D通过身体的器官的加工后变成维生素D3后,能促进钙在胃肠道的吸收。而钙和蛋白质,为骨骼生长最重要的两大营养素。如若钙吸收得好,还怕孩子长不高吗?
孩子的饮食、睡眠和运动是家长们很容易关注到的方面,而孩子的心理状态,也就是孩子的情绪是家长们很容易忽略的一方面。
现在很多孩子从小的学习压力很大,焦虑不得以排解,也会影响孩子生长激素的分泌。
想要孩子长得高,爸爸妈妈们也要多多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让孩子在一个充满爱意的环境中长大。
从协和专家揭示的孩子身高的秘密中,我们可以知道,遗传基因的“魔咒”,其实并不是决定性的。
就算父母均为大高个,如果不注意身高管理,孩子也可能会长得矮。
而就算父母不高,只要父母多注意影响孩子身高的四大因素,孩子照样可以突破遗传的“魔咒”,长成大高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