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认为“子曰”二字是衍文,于是本章当属前章,同是谴责季氏三桓无礼。“人而不仁”与《为政》篇的“人而无信”句法相同。(《法言·学行》:“朋而不心,面朋也;友而不心,面友也。”也是这种句式。)李泽厚的译解可以参考:“人如果没有仁爱,讲什么礼?人如果没有仁爱,讲什么乐?”认为“外在形式的礼乐,都应该以内在心理情感为真正的凭依,否则只是空壳和仪表而已。”(李泽厚:《论语今读》,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第88页。)
仁是礼的“必要条件”(necessary condition),礼则是仁的“充分条件”(sufficientcondition)。礼是外在的形式,仁是内在的实质。礼乐只是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本质。黑格尔说:“好素质是自然的礼物,加工是人为的艺术”,有好的性情就具备了仁德的素质,学礼则是后天的雕琢。
钱穆《论语新解》:“孔子之学承自周公。周公制礼,孔子明仁。礼必随时而变,仁则亘古今而一贯更无可变。《论语》所陈,都属通义,可以历世传久而无变。”六艺中惟礼切于行,静则为仁,动则由礼,二而一,一而二,孔子之教也。
刘又辛说:“儒家思想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使自己成为仁人。‘仁’字从人从二,是个会意字,表示一个人要关心别人。《说文》中‘仁’字的重文写做‘二’,从千从心,也是会意字,表示仁人的心中要想念着千千万万人。”(《刘又辛:我与文字训诂学》,《刘又辛语言学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第405页。)
关于“仁”字在春秋以前的情况,虞万里作了考察,指出:“甲骨文出土至今百年,著录片数达15万,著作数百种,唯商承祚1923年于《殷墟文字类编》卷八著录过一‘仁’字(商承祚编、罗振玉考释《殷墟文字类编》卷八,决定不移轩1923年刻本,第一叶。后收入孙海波《甲骨文编》),却引起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争论。1933年叶玉森对此字人旁不完整,提出疑义(叶玉森《殷墟书契前编集释》卷二,上海:大东书局影印本,1933,叶三十四)。1934年孙海波《甲骨文编》仍据商书收入。1947年于省吾《释人尸仁[尸二]夷》谓此字乃商氏‘误摹’(于省吾《释人尸仁[尸二]夷》,《大公报·文史周刊》(天津)14期,1947年1月15日)。50年代,董作宾、屈万里亦相继着文论此字之非(见董作宾《古文字中之仁》,《学术季刊》第2卷第1期,1953年9月;收入《平庐文存》卷四,台北:艺文印书馆,1963年,下册第91—96页。屈万里《仁字涵义之史的观察》,《民主评论》第5卷第23期,1954年12月;收入《书佣论学集》,台北:开明书店,1969年,第255—267页)。60年代,考古所增补修订之《甲骨文编》仍收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甲骨文编》,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39页)。1980年容谷又着文指出此字非‘仁’(容谷《卜辞中“仁”字质疑》,《复旦大学学报》1980年第4期)。商书之后八九十年,被著录之甲骨日益增多,仍未发现一例‘仁’字。当日董作宾、屈万里检视容庚《金文编》1939年修订版,亦无仁字。唯在《金文续编》中检得宛仁鐖一例,乃汉代之物。今知《金文编》第四版收一‘仁’字,系战国中山王舋器上字。时至今日,出土春秋以前实物上尚未见有‘仁’字。是知夏末殷初,即使意识上有类似于‘仁’或‘仁慈’、‘仁爱’之抽象概念,也未用相应文字来表达。”(虞万里:《《咸有一德》之“一德”新解》,见彭林主编《中国经学》第十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第48—49页。)
又指出:“《周易》的卦爻辞中不见‘仁’字,《尚书》用‘仁’5次,《仲虺之诰》、《太甲》、《泰誓》、《武成》各一次,皆古文篇章。唯《金滕》‘予仁若考能’一语,可作为西周用例。……阮元推测‘似周初有此言而无此字’较为近实。《诗经》时代下限延及春秋,其‘仁’字亦仅两见。……二诗皆有关田猎之诗。……田猎之诗而言‘仁’,人不免怀疑此仁安在?故异说纷起。”(同上,第49—50页。)
另请点击阅读《论语类解·诗教》:
思无邪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唐棣之华,偏其反而
学《诗》的好处
专对
周南、召南
孔子教儿子学什么?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行文简浅显,做事诚平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