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妈咪说
开学一两周了,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说,生活又进入了正轨,但对于家有幼儿园小宝的家长们来说,或许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你说刚入园的小宝哭哭啼啼不去幼儿园也就罢了,就连已经上了一年半载的小宝们也跟着闹不去上幼儿园了,讲道理、诱惑、威胁……各种方式齐上阵似乎也无济于事,这可急坏了爸爸、妈妈们了!
今天,作为心理咨询师的跳跳妈以跳跳、素素及周边其他朋友孩子遇到的问题入手来探寻解决老生入园难的问题之良药,希望能给遇到同样问题的亲们一些启示。
文:跳跳妈 编辑:柠檬
上周素素妈妈和我说起孩子的上学情况,一个字—“愁”,两个字---“无奈”。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去年她家孩子已经上了一年幼儿园了,也没听她发过牢骚说孩子入园难的情况。深入交流后,得知这个春节回来,素素就不想去幼儿园了,问她为啥,说是幼儿园不自由,上学太累了,想在家待着。
第一天素素妈妈是软磨硬泡地把含着泪的娃给送到了幼儿园,后面几天虽然孩子早晨起来是多般不乐意,但还都去了。可是上周五的时候孩子是无论如何都不想去幼儿园了,说自己有点感冒,应该待在家里,她妈妈就说感冒得去医院瞧瞧啊,孩子又换说想在家陪奶奶,她奶奶就问她是不是要跟她一起捡废品啊之类的,结果孩子哭得更厉害了。
最后素素妈妈就说既然今天那么不想上学,那就带着一起去公司吧。在出发去公司前,素素妈妈带着孩子在房子和幼儿园周围溜达了一圈,给她讲了讲为什么要去上学,本想着她回心转意去上学的,结果孩子还是选择跟着她去了公司。
于是她们约定:在公司的这一天,素素不能看手机上的动画片,不可以让妈妈陪着玩,也不可以在妈妈下班前就要求回家。素素妈妈想通过这种方式让素素发现还是在幼儿园更好,也算是摸石头过河吧。
这周问了素素妈妈孩子的情况,想知道她的方法是否凑效,她没直接回答,只是反问到“为啥我们小时候那么盼望上学而现在的孩子却有入园难的问题呢”。
听完她的问题,我也陷入了沉思,因为我们家的跳跳小朋友今年也存在入园难的问题。开始两天我们选择了顺从她的意思---不去上学,并约定两天后去幼儿园,但是最后她还是存在不想上学的情况,我和跳爸也是伤透了脑筋。
于是我开始和多个孩子妈妈聊天,试图看看更多孩子的入园情况,或者更准确地说是看看大家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聊天记录节选
通过和妈妈们交流,发现:有很大一部分孩子在寒假、周末过后存在不愿意上幼儿园的情况;而妈妈们则更多地表示不能理解,因为她们自己小时候很愿意去幼儿园,而不愿意在家待着。对于孩子过了寒假、周末就不想去幼儿园的情况,父母们真是束手无策。
下面我把孩子不愿上学和妈妈们的处理方式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正常型
——“快起床了,该上幼儿园了!”
——“妈妈,我困,还想再睡一会,一会再起,好吗?”
引导型
——“快点,老师和同学们都在幼儿园等你呢!你不想他们吗?”
——“我想在家里玩,不想去幼儿园玩。”
诱导型
——“幼儿园有好多玩具和游戏呢,还有好吃的饭菜哟!”
——“可是幼儿园一点都不自由!还是家里好。”
诱惑型
——“要是你每天都按时去上幼儿园,我就给你买你想吃的零食。”
——“我现在不想吃,等我睡会吧!”
讲道理型
——“你不去读书,以后就学不到新知识,就不能工作了。”
——“那我明天去吧,妈妈。”
威胁型
——“如果你今天不去上幼儿园,以后别想让我们带你去玩!”
——“呜呜呜……”
强制型
——“**,我告诉你,今天你必须去上幼儿园,不准讲条件,没有理由!”
——“呜呜呜……”
……
总之,对于上幼儿园,家长是软硬兼施,孩子却是软硬不吃。
可是,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什么原因导致孩子们集体不愿意去幼儿园呢?通过和妈咪们聊天,我分析出以下几点:
01
心理条件决定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这是由孩子的心理条件决定的。孩子在3—6岁的时期重要的是通过游戏来完善自我的阶段,我们教养者需要告诉他们哪些是该做的哪些是不该做的,因为这个阶段孩子还处于他律道德阶段,我们不能奢望他们自发从内心认识到学习是他的责任,乐意自愿上幼儿园的还好,不愿意的想通过讲道理来达到目的还真是难上加难。不过这些问题到了自律道德的小学阶段,就会内化于心,因为那个时候他们的重要动力就是学习,通过学习来提升自己。
02
孩子们不愿意与父母分开
其次,春节是个团圆欢乐的大节日,这期间我们给予了孩子们足够多的陪伴和关爱,孩子们也希望持续这种状态。孩子天生喜欢和父母在一起,希望得到父母的关注与陪伴,而春节相对其他假期来说,家长相对空闲,于是趁着有时间带着孩子到各处游玩,满足孩子的吃喝玩乐各种需求。而说到上学,就想到会意味着与父母分开,自然是不愿意的。虽然我们有时要对她说爸爸妈妈也要去上班了,但是孩子的思维一般是就近不就远,可能只能想到自己会离开这种状态,而不会想到父母上班对TA的影响。
03
孩子们选择面太宽
最后,现在基本每家就一个孩子,最多两个,几乎每个小孩都会得到来自父母,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两代人的呵护,家里的玩具也是五花八门,所以即使不去上学,也可以在小区里玩健身器材、玩滑板车、玩芭比娃娃、玩玩具车,即使没有爸爸妈妈,也有爷爷奶奶陪伴。
所以对于他们来说,想要朋友不一定幼儿园才有,想要玩具不一定幼儿园才有,想吃好吃的不一定幼儿园才有……,而幼儿园毕竟是一个教学机构,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多少会对孩子有一些要求和约束,孩子自然觉得不如在家自由。
而回想盼望上学的我们这一代的小时候,那时父母远不如现在重视对孩子的亲子教育,他们为了生活奔波劳碌加上物质的相对匮乏,我们在家既得不到父母的关注也得不到想要的玩具,甚至还得为父母分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与此相比,幼儿园简直就是我们的天堂---有小朋友玩,没有家长管束。所以我们才期望天天去学校。
亲们,看到这里,有没有找到你家孩子不想上幼儿园的原因呢?
了解了上面的原因,家长们可能更关心的是如何有效解决当前孩子不上幼儿园的现状。今天我们邀请了《你问我答》专栏的特邀儿童心理学专家秦海燕老师在此为大家支招。我们一起来看看。
心理学硕士,二级心理咨询师,
首席妈咪育儿互助平台特邀家庭教育顾问,
广西心理协会会员。
长期从事青少年心理教育及辅导工作。
首先,理解孩子,接纳孩子的情绪,也尽量让孩子理解你。
当孩子拒绝去幼儿园,有负面情绪的时候,妈妈要做好积极倾听,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耐心听孩子说自己的心里话,让孩子感觉到自己被接纳被支持,他会有勇气去面对上学的困难的。比如:“你拒绝去幼儿园,这让你很焦虑是吗?”“看上去你很不开心,是因为要离开妈妈,不能在妈妈身边玩耍,是吗?”
同时,也可以将如果孩子不去幼儿园,会对妈妈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把这样影响告诉孩子听。“如果你不去幼儿园,妈妈就不能正常工作”“如果你不去幼儿园,妈妈要花很多时间来陪你,这会对妈妈的工作造成影响”等等。如果孩子不能理解自己的不去幼儿园的行为对妈妈的影响,妈妈可以和孩子玩一个角色扮演的小游戏,比如让孩子扮演妈妈,妈妈扮演上司,让妈妈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孩子,然后上司对妈妈的工作状态不满。通过游戏,让孩子能理解妈妈两难的处境。
当孩子的情绪平静一下来后,可以和孩子一起商量:“必须去幼儿园,但是又想和妈妈玩,怎么办?”可以用头脑风暴的方法让孩子多思考,自己去想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孩子确实是想不出来,妈妈可以提示,让孩子看看这样做行不行。每一个办法妈妈都要记录下来,最后把想出来的办法进行评估,看看哪个办法是孩子和妈妈都能接受的,最后就按这个方法解决上学的问题。
在整个过程中,妈妈都要耐心平和,无论孩子提出什么样的方案,都不要马上评判、评价。让孩子自己多想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一起进行评估,这样才能得出双方都满意的解决办法。
第二,帮助孩子划清界限。哪些事情是必须做的,哪些事情是可以商量的。
我们之前也说到孩子在3—6岁的心理特征,他律道德阶段的孩子需要我们教养者告诉他们哪些是应该做的,哪些是必须做的,哪些是可以选择的,哪些是可以商量的。在这一方面可能每个父母的标准会不一样,多少有些浮动,但是这不影响对孩子的教育。
在这里介绍一下我家的情况吧!涉及到安全的,无论是生命安全还是生存安全都是无条件必须遵从的,也是孩子现阶段应该做的,比如读幼儿园(生存)、遵守交通规则(生命)、过于危险的挑战(生命);其他的都是可以协商的。就孩子上幼儿园的事上,之前我们家孩子也闹过一段时间,我们就给她了一个意见“幼儿园这是你应该去的,没有条件讲。”
第三,做好节假日外出安排。
许多父母一到节假日就开始疯狂安排,围绕着孩子的需求转,一会儿是游乐场,一会又是滑冰场,一会是踏青,一会是集体亲子活动,时间安排得满满的,心想以此来弥补短暂的陪伴时间,可恰恰是这些完全不同寻常的假期安排破坏了孩子们平常生活的规律性,那假期我们该如何做呢?
1、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虽然放假了,但是也还是要孩子按时作息,按时吃饭,玩电脑和看电视的时候要有所控制。把在幼儿园上学习的好习惯继续在家中保持。
2、开学前一周调整作息时间。寒假期间,孩子们经常有不按时吃饭、晚睡晚起、不睡午觉等情况,所以临近开学的一周,家可以循序渐进帮孩子调整作息,尽量按照上学时的时间起床、吃饭、睡觉,并配合一定的学习和户外运动,把孩子的生物钟调整为上学模式。
3、放假期间也要和幼儿园老师小朋友保持联系。寒假期间,为了不让孩子和老师同学有生疏感,家长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孩子和幼儿园的老师和小伙伴保持联系,可以在同学群里和老师同学视频,也可以约上几个小伙伴一起玩玩。
4、给孩子积极暗示“要开学了”。开学前给孩子准备开学用的各种用品,告诉孩子准备开学了,让孩子在心理上有准备,同时多和孩子谈在幼儿园里的开心事,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我们要开始愉快的新学期了。
亲们,你Get了吗?我只能帮你到这里了!还有其他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欢迎在下方留言哟。
(版权说明:本文由首席妈咪育儿互助平台特邀作家跳跳妈提供,欢迎分享;图片自作者提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这里是专注0-12岁儿童家庭教育互助的公众号,也是宝爸宝妈们的育儿经验分享的平台。欢迎点击页面最上方蓝色的"首席妈咪育儿互助平台"关注我们,并将喜欢的内容转发分享。
Top-mum-helper ∣育儿路上,你我同行